父母是最爱孩子的,想给他一切最好的东西。当他还在肚子里的时候,就开始为这个小生命筹谋,补充营养、认真胎教,生怕他输在起跑线上。当他呱呱落地后,为他挑选最好的奶粉、最舒适的生活用品;当他咿呀学语、蹒跚学步时,就给他报早教班;当再大一点时,就开始找最好的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……
父母为了孩子成长、成才,不惜一切代价。然而,结果并不完全是按照目的和预期发展的,教育有时不仅不能成为助力,反而成为了阻力。近年来,因家庭教育导致孩子发生悲剧的案例已屡见不鲜。这要求我们每个父母反思:我们会做父母吗?我们给孩子的爱是他想要的吗?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的作者尹建莉老师结合自己女儿圆圆的成长案例,传达着一个最朴实的、最真挚的教育理念,那就是尊重孩子、保护孩子。
如何尊重孩子呢?尊重孩子,首先要理解孩子,理解他所处的阶段,包容他这个阶段的“缺点”。一岁的孩子老吃手,那是因为他处在口腔敏感期,用嘴巴认识这个世界,请不要无情的把手从他嘴里拿开。两岁的孩子喜欢去厨房里捣乱,因为对他来说那是一个新奇的世界,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止他。走路的时候哪有水往哪踩,哪不好走往哪走,不要因为鞋子湿了、脏了而责骂他。可是,反过来想想,孩子本来就是这样子,不断地尝试、不断地犯错,在这个过程中成长。如果他像大人一样,那才是恐怖的。
如何保护孩子呢?有些父母说,我时时刻刻看着他,不让他受伤害。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保护都停留在身体上的保护,而忽视了对孩子天性、童真、想象力的保护。专门带孩子去游乐场玩,却不让孩子玩沙子、泥巴,因为脏;专门给孩子买来画板、画笔,却不让孩子玩在墙上、桌上乱涂乱画,因为把墙上划花了;专门给孩子买来大量的玩具,却不让他玩些生活中的物品,因为收拾起来麻烦。给孩子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,孩子天天在“这也不行”、“那也不行”中,逐渐失去童真、失去创造的翅膀,这才是得不偿失的。
小生命的到来是一种拯救,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。作为父母,“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”,“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意志”,“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,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,送往无际的未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