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beat365官方网站!

媒体聚焦

当前位置 beat365官方网站  >  媒体聚焦  >  正文

【中国交通报】凝聚刚毅精神 厚植行业沃土——透析beat365官方网站先进示范经验

作者:   时间:2011年05月04日 00:00    访问量:    来源:    审核:

■行业办学的示范

依托行业  根植交通

    70%以上的学生为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,70%以上的实习实训基地在交通运输行业,70%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是在交通运输行业一线成长锻炼起来的,70%以上的毕业生在交通运输行业就业,100%的省内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班子中有湖北交职院的毕业生。毫无疑问,这一组数据已经把湖北交职院的交通特色展露无疑。

    据了解,作为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直属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,紧扣“交通”和“行业”谋划学院发展一直是湖北交职院的特色,该院明确提出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目标,即依托行业、面向社会,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、以产学结合为途径,培养湖北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、建设、管理、服务,能够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、实践能力强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、高技能人才。

    在专业建设上,湖北交职院坚持水陆并举,37个专业中有22个交通运输类专业,其中省级重点专业2个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。湖北交职院党委书记熊友山说:“学院已经有57年的办学历史,骨子里的交通行业特色一直没有变。”

■工学结合的示范

双挂牌、双基地

与企业深度融合

    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核心所在,对此,湖北交职院创造性提出“双挂牌、双基地”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,实现了校企合作的“深度融合”。

    何谓“双挂牌、双基地”?据王进思院长介绍,所谓“双挂牌”,就是学院在企业挂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,企业在学院挂牌建立员工培训基地。所谓“双基地”,就是学院在企业所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,既是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,又是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。如何和企业深度融合?湖北交职院提出了“六个共同”,即“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、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打造、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设、教学资源共同开发、人才培养质量共同监控、就业工作共同推进。”

    T-TEP项目是该院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。学院与丰田公司合作,在实施T-TEP项目过程中,实现了以“订单学生校企共选、培养计划校企共定、实训基地校企共建、教学资源校企共享、教学过程校企共监、学生就业校企共管”为原则的全方位深度融合,取得了互惠互利、校企“双赢”的效果,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、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2010年4月2日,在云南举行的2010年中国T-TEP年度表彰大会上,beat365官方网站T—TEP学校夺得“2009年中国T-TEP优秀学校”荣誉,至此,学院已先后荣获“最佳教学质量奖”、“综合奖”和“优秀就业奖”,成为全国31所T-TEP学校的灿烂明星。

    受T-TEP模式的启发,几年来,学院先后与中国联想集团、中交二航局、武汉顺丰速运有限公司、惠州天缘电子有限公司、香港龙华集团等100余家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,相继成立了“联想班”、“二航班”、“顺丰班”、“鼎衡班”、“天缘班”等特色班,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,使校企合作关系更加密切,工学结合更加紧密,有力的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,显示了学院在探索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新模式方面的“先发优势”。目前,该院订单班毕业生100%与合作企业达成就业意向。

    职业院校如何能培养出实用的高技能型人才?王进思院长介绍说,要培养出实用的高技能型人才,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,课程的精心设置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一个都不能少。记者了解到,在湖北交职院,各系部根据自身专业特点,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,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创新。

    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构建了“三结合 与路随行”的工学给合人才培养模式。即:教学内容与道路施工过程相结合,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结合,顶岗实习与企业需求、毕业生就业相结合;做到交通工程建设到哪里,实训基地就建在哪里,课堂就搬到哪里。

    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构建了“2341工学交替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“23”是指在第4学期,按照企业的标准,在校内每周进行2天的理论学习,3天的操作实训;“41”是指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,每周在汽车4S店4天工作,1天学习。

    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“虚实融合 学做融通”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即学院虚拟、企业顶岗,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融合,仿真模拟与实际生产融合,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融通,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融合,实现学做融通。

   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构建了“联手共建”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。即:联手国际一流企业,依托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建设,校企共建课程体系,校企共建师资队伍,校企共建实训基地,校企共建就业平台,共育网络技术人才。

    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,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,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是前提。该院按照“自建、捐建、共建”、“共建、共享、共赢”的建设思路,建立一体化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,突出了“数字化、开放性、生产性、节能环保”四大特色,实现了“教学、培训、鉴定、生产、服务”五大功能,建成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、3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。同时,还建有19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其中“双挂牌、双基地”31个、交通类实习实训基地156个。在这其中既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维修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,也有交通运输部支持的道路桥梁实习实训中心,还有世界银行在亚洲支持设立的唯一一个道路安全培训中心。

    在课程设置方面,湖北交职院按照“两个系统化”的建设思路,积极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,依据职业岗位能力,重组和序化教学内容,以核心课程为重点,全面推进课程建设。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、省级精品课程11门,院级精品课程40门。近三年编写校本特色教材126部。

    记者了解到,湖北交职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多措并举收到了明显效果,近3年平均就业率高达96.63%,始终位于全省56所高职高专院校前列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,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支撑。据介绍,在师资建设方面,湖北交职院按照“内培外引、专兼结合”的建设思路,推出了“四大工程”,即名师工程、中青年教师工程、双师型教师工程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工程。学院每年投入100多万元,打造了一支“能上讲台、能下工地”的教师队伍。

    其中实施中青年教师建设工程中,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。学院为青年教师提出了“13579”职业发展规划,即1年站稳讲台, 3年成为骨干教师,5年成为课程负责人,7年成为专业负责人,9年成为专业带头人,让青年教师目标明确,尽快成长。近三年,学院将148名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进行了重点培养,仅4个重点专业就培养了24名骨干教师。

    实施“双师素质”教师建设工程,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。学院依托交通行业、合作企业,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,打造“双师素质”教师队伍。学院80%以上的专业教师参加过企业锻炼和工作,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大幅提升,示范建设重点专业双师比达90%以上。

    实施“双师结构”教学团队建设工程,优化了队伍结构。学院根据专业建设需要聘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,通过专兼教师“一帮一”双向互助,提高了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,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、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。目前各专业已建有外聘教师资源库,已建成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,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、技术过硬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。

    目前,学院90%以上重点专业的教师参加过交通运输行业的建设,80%的专业教师具有实践技能等级证书。学院拥有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名,“湖北名师”1名,“楚天技能名师”5名,并建立了由500多名企业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库。这支师德高尚、理论扎实、技术过硬、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成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源泉。

■服务社会的示范

五大中心  两大平台

多方位服务社会

    该院立足行业办专业,办好专业为行业,交通建设到哪里,他们的服务就跟踪到哪里。记者了解到,2010年是湖北巩固新一轮交通大建设、谋划“十二五”交通大发展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格局的关键年。王进思院长告诉记者,在湖北交通大发展的背景下,除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,湖北交职院还要尽自己所能,积极提供人才、技术、培训和咨询等服务,为交通发展出力。

    据介绍,湖北交职院通过建立完善“五大中心、两大平台”,即交通干部培训中心、交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、船员培训中心、驾驶培训中心、道路安全培训中心和高教研究所平台、校办产业平台,主动为行业与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,培训量由原来年均6千人次上升到年均1万人次,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由12个增加到37个,年鉴定量由不足3千人次增加到4千人次以上,近三年承接工程设计、监理、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30多个,合同产值过亿元。

    记者了解到,2007年年底,世界银行资助项目——湖北道路安全培训中心,在beat365官方网站正式成立。截至现在,该中心已经聘请了38 位专家授课,开展了系列以安全为主题的讲座、论坛和培训活动18次,培训人数达到1652人次。该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2009年以桥梁检测和公路隧道施工培训为重点服务项目,为社会培训人员达到500人次以上。

    作为湖北交通系统大型活动服务基地,湖北交职院将服务功能从大型活动延伸到技能比武,从交通系统延伸到专业协会,从学历培训延伸到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、在岗培训,得到省厅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,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。同时,获得国家专利2个,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和16个综合奖项,实现了教学、社会、经济三大效益的全面提升。

■规范办学的示范

“五阳光”工程

办人民满意教育

    王进思院长告诉记者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学院要想长远发展,就必须依法治校。湖北交职院多年来一直坚持依法办学,严格遵守教育部、省教育厅、省交通运输厅等政府职能部门各项规定。记者了解到,湖北交职院从实践科学发展观、构建和谐社会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,构建法治、民主、和谐的育人环境,守规范、重防范、促示范,实施了“五阳光”工程:即阳光招生,家长“零上访”;阳光收费、社会“零投诉”;阳光资助,学生“零辍学”;阳光招标,廉政“零案件”;阳光管理,学籍“零误差”。学院坚持以人为本、以学生为本,尊重学生在学制、学籍异动、专业选择等方面的需求,建立了规范而又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。

     在廉政建设方面,湖北交职院开展了“廉政交通三做起”活动。即“从领导做起”是关键,“从班子做起”是重点,“从我做起”是基础。归根到底是“从每个人做起、从细微处做起、从现在做起”。并结合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继续落实“六个负责”(负责部署反腐倡廉工作,负责定期分析廉政建设中的新情况,负责听取重大廉政事项的专题汇报,负责督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,负责批阅重要的信访举报件,负责主持开好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)。该院还积极创新载体,开展了十项活动推进廉政教育。为此,学院被评为“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”。

■文明创建的示范

刚毅精神  薪火相传

    “毋庸置疑,刚毅精神是我院的精神文明宝藏,我们要做的是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,大规模推广。”据熊友山书记介绍,作为全国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、十七大代表、全国劳动模范陈刚毅的母校。湖北交职院充分发挥这一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的感召作用和品牌效应,聘请陈刚毅为“楚天技能名师”和“德育名师”,不断深化“学刚毅精神、创文明新风、建示范院校”活动的内涵。

    据记者了解,“学刚毅精神、创文明新风、建和谐交院”已经成为该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,党员先锋工程、师德建设工程、学生思政创新工程全面展开,成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有效载体。在“学创建”活动的感召下,湖北交职院涌现出了“自强之星”、“技能之星”等一批刚毅式魅力学子。学院开展“刚毅红旗团组织”评选活动,在共青团组织中形成学刚毅、创新风、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。湖北交职院连续四次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。

    “刚毅精神”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,学院充通过多种形式将校园文化的活动内容、形式和档次大幅提升。学院以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节、田径运动会和各种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主要载体,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、文化品味和艺术情操,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。学院常年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和大学生科技、卫生、文化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众多学生社团充满生机和活力,活跃在校园文化的舞台上,成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骨干力量。

    熊友山书记告诉记者,如今随着国家投入的进一步加大,湖北交通已掀起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,“二圈一区一带一港”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。在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黄金时期,学院将继续不遗余力的为交通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,建设好学院的管理团队、教学团队和专家团队,继续为交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和咨询服务,并将这些服务做出规模,做出品牌,提升影响力。

    对于湖北交职院下一步的发展,王进思院长满怀信心:“‘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’的认定,使学院的发展站到了新的起点上。湖北交职院地处武汉,九省通衢区位优势明显,而且有行业支持作为坚实后盾,再结合自身的人才质量优势、专业优势等,学院将充分发挥示范效应,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,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进一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,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,真正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、国内知名的示范院校。”



【编辑:】

Copyright 2008 beat·365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 鄂ICP备05003308号   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809号